西樵山人才网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24|回复: 2

西樵纺织产业的历史现状与西樵概况(图)

654

主题

2362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常记樵山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积分
12451
发表于 2008-1-7 23:0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西樵地处佛山市南海区西南部,是广东省中心镇之一,面积177平方公里,下辖4个城区、26个行政村,常住人口14万,流动人口约7.5万。“六五”期间,西樵农民人均1亩地。目前,纯农业人口4万人,人均2.5亩地,机械化普及70%-80%,农民人均收入7073元。2003年,全镇经济总收入158.62亿元,完成税收5.43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32.62亿元,纺织业产值73.2亿元。

  纺织工业产值占全镇工农业产值的55.19%。纺织从业人员6.29万人,其中本地农民2.87万人,与纺织相关的第三产业2000多户,产值2亿元。

  西樵纺织产业的历史沿革

  西樵纺织业历史悠久,据文字记载,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广东自古就是国内蚕桑主产地之一,早在东汉建安年间(公元196-220),广州附近的蚕桑业已初具规模。唐、宋时期,人们在开发珠江三角洲的过程中,创造了“桑基鱼塘”这种独特的生产形式。明朝时佛山已经成为广东最大的棉纺业中心,嘉靖年间就享有“广纱甲天下”的美誉。到鸦片战争前后,棉纺织业遍及南海县。

  鸦片战争以后,洋纱洋布涌入,对本地棉纺织品造成冲击。另一方面,国际市场生丝的供应短缺,刺激了珠江三角洲蚕丝业的畸形发展,桑基面积扩大,南海等地成了有桑基塘无稻田的地区。1873年,陈启沅在西樵简村创建继昌隆丝厂,开辟我国机器缫丝的新纪元。到1881年,南海县内江浦一带的机器缫丝厂发展到11家。清朝末年到1929年是南海县丝绸业的全盛时期。1924年,西樵有丝织机12000台,占珠江三角洲总机台数的三分之一,西樵的民乐一带最为集中。20世纪30年代,由于市场上人造丝代替生丝,加上世界经济危机和战争,丝绸业一落千丈。抗战后期至解放前夕,纺织工业一度“复苏”,到1949年,南海县有纺织企业982家,丝织、棉布、毛巾人力织机合计2562台,其中丝织机仅剩1963台,年产值253万元,仅占全县工业总产值6.04%。

  新中国成立后,南海地区纺织业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78年,县属纺织工业拥有缫丝设备520台10400绪,各种电动织机1258台,全县纺织工业产值4737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2.98%。1958年成立的国营西樵丝织厂于1973年改为南海丝织厂,1974年成立了国营丝织二厂和丝织三厂。

  进入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政策给纺织业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以化纤织造为主的民营纺织厂迅猛发展,仅在民乐就有400多家个体纺织厂,织布机约5000台,60-70%的家庭都从事纺织行业,很快在西樵形成了“千家厂,千家店,万台机,亿米布”的产销体系,迅速成为全国主要纺织品生产和销售基地之一。而原来的三大国营厂开始走下坡路,到80年代末大量人员下岗,有的厂关闭,有的完成转制。随着涤纶低弹丝用量急剧增加,第二丝厂于1984年着手转产涤纶弹力丝,1985年6月改建成年产4000吨涤纶低弹丝的涤纶厂。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球纺织业出现了结构性的相对过剩,中低档纺织面料为主的西樵纺织业面临严峻挑战。1995年开始,西樵镇实施“科技兴纺”战略,积极引导纺织企业开展设备技术改造,企业数量及织机数量迅速增加至90年代末的最高峰(2000多家企业)。

  西樵纺织产业的现状分析

  西樵纺织业在新世纪进入新的调整期,目前纺织企业约有1330家,从业人员6.29万人,其中民营经济成份占90%以上,超亿元产值企业有9家,500万元以上产值企业有50多家,已经形成年产各类纺织面料10亿米的生产能力,纺织企业总资产81.51亿元,年产值73.2亿元,产品主要有西装料、女装料、裤料、衬衫料、服装辅料、装饰布等,是国内继浙江绍兴之后第二大纺织面料生产和销售基地,2003年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面料名镇”的称号。

  西樵纺织产业的特点

  1.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

  西樵纺织产业体系以面料织造,初步形成了从纺织原料、织造、染整到成衣制造,以及由生产加工到市场交易的完整产业体系。

  在原材料供应环节,现有2家大型化纤原料企业,有无纺布企业1家以及少量棉纺、针织企业;在织造环节,现有织布厂近1300家,年生产能力约10亿米,主要集中在化纤织物、棉型产品、工业用布、装饰布等四方面;还有浆纱和经纱浆染等织造配套企业。在染整环节,现有各种印染企业30多家,染色整理厂10家,包括化纤染整与针织染整;印花厂18家,干定型厂5家,此外还有部分服装制造企业。

  在市场建设方面,西樵轻纺城共有铺位2000多间,实有经营户800多户。市场内有70%左右的厂家直销产品。2003年交易额160多亿元,是全国三大纺织面料交易市场之一,同时也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一级纺织品批发交易市场。

  2.生产总量和市场规模大

  织造生产能力大,共有织机2万多台,其中无梭织机(剑杆织机)和有梭织机约各占一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企业投资引进了先进设备,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已形成年产各类面料10亿米的生产能力,实际产量每年约6亿米,成为继浙江绍兴后我国第二大纺织品生产基地和产品集散中心。

  3.企业具有一定的开发能力


西樵纺织产业的历史现状与西樵概况(图)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8日16:46 金羊网-新快报

  西樵地处佛山市南海区西南部,是广东省中心镇之一,面积177平方公里,下辖4个城区、26个行政村,常住人口14万,流动人口约7.5万。“六五”期间,西樵农民人均1亩地。目前,纯农业人口4万人,人均2.5亩地,机械化普及70%-80%,农民人均收入7073元。2003年,全镇经济总收入158.62亿元,完成税收5.43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32.62亿元,纺织业产值73.2亿元。

  纺织工业产值占全镇工农业产值的55.19%。纺织从业人员6.29万人,其中本地农民2.87万人,与纺织相关的第三产业2000多户,产值2亿元。

  西樵纺织产业的历史沿革

  西樵纺织业历史悠久,据文字记载,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广东自古就是国内蚕桑主产地之一,早在东汉建安年间(公元196-220),广州附近的蚕桑业已初具规模。唐、宋时期,人们在开发珠江三角洲的过程中,创造了“桑基鱼塘”这种独特的生产形式。明朝时佛山已经成为广东最大的棉纺业中心,嘉靖年间就享有“广纱甲天下”的美誉。到鸦片战争前后,棉纺织业遍及南海县。

  鸦片战争以后,洋纱洋布涌入,对本地棉纺织品造成冲击。另一方面,国际市场生丝的供应短缺,刺激了珠江三角洲蚕丝业的畸形发展,桑基面积扩大,南海等地成了有桑基塘无稻田的地区。1873年,陈启沅在西樵简村创建继昌隆丝厂,开辟我国机器缫丝的新纪元。到1881年,南海县内江浦一带的机器缫丝厂发展到11家。清朝末年到1929年是南海县丝绸业的全盛时期。1924年,西樵有丝织机12000台,占珠江三角洲总机台数的三分之一,西樵的民乐一带最为集中。20世纪30年代,由于市场上人造丝代替生丝,加上世界经济危机和战争,丝绸业一落千丈。抗战后期至解放前夕,纺织工业一度“复苏”,到1949年,南海县有纺织企业982家,丝织、棉布、毛巾人力织机合计2562台,其中丝织机仅剩1963台,年产值253万元,仅占全县工业总产值6.04%。

  新中国成立后,南海地区纺织业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78年,县属纺织工业拥有缫丝设备520台10400绪,各种电动织机1258台,全县纺织工业产值4737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2.98%。1958年成立的国营西樵丝织厂于1973年改为南海丝织厂,1974年成立了国营丝织二厂和丝织三厂。

  进入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政策给纺织业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以化纤织造为主的民营纺织厂迅猛发展,仅在民乐就有400多家个体纺织厂,织布机约5000台,60-70%的家庭都从事纺织行业,很快在西樵形成了“千家厂,千家店,万台机,亿米布”的产销体系,迅速成为全国主要纺织品生产和销售基地之一。而原来的三大国营厂开始走下坡路,到80年代末大量人员下岗,有的厂关闭,有的完成转制。随着涤纶低弹丝用量急剧增加,第二丝厂于1984年着手转产涤纶弹力丝,1985年6月改建成年产4000吨涤纶低弹丝的涤纶厂。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球纺织业出现了结构性的相对过剩,中低档纺织面料为主的西樵纺织业面临严峻挑战。1995年开始,西樵镇实施“科技兴纺”战略,积极引导纺织企业开展设备技术改造,企业数量及织机数量迅速增加至90年代末的最高峰(2000多家企业)。

  西樵纺织产业的现状分析

  西樵纺织业在新世纪进入新的调整期,目前纺织企业约有1330家,从业人员6.29万人,其中民营经济成份占90%以上,超亿元产值企业有9家,500万元以上产值企业有50多家,已经形成年产各类纺织面料10亿米的生产能力,纺织企业总资产81.51亿元,年产值73.2亿元,产品主要有西装料、女装料、裤料、衬衫料、服装辅料、装饰布等,是国内继浙江绍兴之后第二大纺织面料生产和销售基地,2003年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面料名镇”的称号。

  西樵纺织产业的特点

  1.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

  西樵纺织产业体系以面料织造,初步形成了从纺织原料、织造、染整到成衣制造,以及由生产加工到市场交易的完整产业体系。

  在原材料供应环节,现有2家大型化纤原料企业,有无纺布企业1家以及少量棉纺、针织企业;在织造环节,现有织布厂近1300家,年生产能力约10亿米,主要集中在化纤织物、棉型产品、工业用布、装饰布等四方面;还有浆纱和经纱浆染等织造配套企业。在染整环节,现有各种印染企业30多家,染色整理厂10家,包括化纤染整与针织染整;印花厂18家,干定型厂5家,此外还有部分服装制造企业。

  在市场建设方面,西樵轻纺城共有铺位2000多间,实有经营户800多户。市场内有70%左右的厂家直销产品。2003年交易额160多亿元,是全国三大纺织面料交易市场之一,同时也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一级纺织品批发交易市场。

  2.生产总量和市场规模大

  织造生产能力大,共有织机2万多台,其中无梭织机(剑杆织机)和有梭织机约各占一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企业投资引进了先进设备,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已形成年产各类面料10亿米的生产能力,实际产量每年约6亿米,成为继浙江绍兴后我国第二大纺织品生产基地和产品集散中心。

  3.企业具有一定的开发能力

企业业主经过十几年的纺织品生产,从最初卖方市场时期的盲目生产,到现在买方市场时期的针对性生产,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部分企业具有一定的新产品开发能力。西樵纺织业在国内市场上以产品新、质量好著称,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已经有两家企业的产品获得“中国流行面料”吊牌销售权,过去几年里有多家企业的产品入围“中国流行面料”。

  4.具有较强应变能力和灵活性

  经过十几年的市场磨练,企业业主对市场信息的捕捉及产品的定位均具有很强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企业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例如:近几年随着市场的变化,西樵的纺织产品结构正在转变,许多企业已经从过去单一生产化纤面料转而开发生产中高档休闲面料、装饰面料产品等等。5.新型企业群体正在出现

  有一批纺织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他们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开发出了各具特色的产品,成功建立了各自的营销网络,管理水平也逐渐提高,已经成为西樵新型纺织企业的代表。

  图:西樵纺织产业历史悠久,市场历久不衰。
老 嫣=星线,多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1

主题

3万

回帖

33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销售各大品牌手机

积分
3366759
QQ
发表于 2008-1-7 23: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纺织产业在西樵真的已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了~
销售全新各大品牌手机,微信ytt7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170

回帖

3006

积分

vip客户

西樵棋牌Q群218323239

积分
3006
发表于 2012-12-5 19: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西樵棋牌QQ群218323239、 华鸿棋牌电话   8189187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1316099731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西樵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6068739号-1| 公安备案 44060502000447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